词语大全
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
《山中与幽人对酌》阅读答案附全诗意思赏析,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,一杯一杯复一杯。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1、“一杯一杯复一杯“这句诗通俗浅近,但意趣丰富。请简要赏析其写法和所蕴含的意趣。答:这一句虽然通俗直白,但意味丰厚,通过反复的修辞主法和白描的手法,表现了对酌的情形:一
日期 2025-08-31 阅 0退思补过
tuìsībǔguò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;过过失,错误。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,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社稷之卫也,若之何杀之?”故必进思尽忠。~,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。★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五
日期 2025-08-31 阅 0夜静更阑
yèjìnggēnglán阑尽。无声无息的深夜。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,忙出去问真实,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31 阅 0九变十化
jiǔbiànshíhuà指变化多端。宋·张君房《序》至如三奔三景之妙,九变十化之精,各探其门,互称要妙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31 阅 0丹凤朝阳
丹凤朝阳,拼音dānfèngcháoyáng注音ㄉㄢㄈㄥˋㄔㄠˊ一ㄤˊ解释比喻贤才逢明时。出处《诗经大雅卷阿》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例子前后同心八谏臣,朝阳丹凤一齐鸣。除奸反正扶明主,留得功勋耀古今。(明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一出)用法紧缩式;作谓语;比喻贤才赶
日期 2025-08-31 阅 0取法乎上
取法乎上,拼音qǔfǎhūshàng注音ㄑㄨˇㄈㄚˇㄏㄨㄕㄤˋ解释法:标准,规范。取上等的为标准,也只能得到中等的。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出处老舍《我怎样写火葬》:“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,那么像《战争与和平》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。我们似应当‘取法乎上’吧?”用法作宾语、定语
日期 2025-08-30 阅 0抉瑕掩瑜
juéxiáyǎnyú瑕玉上的斑点;瑜玉石的光彩。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,埋没它的光彩。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,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。唐·严郢《驳议吕謓》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……乃抉瑕掩瑜之论,非中适之言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30 阅 0半斤八面
bànjīnbāmiàn旧制一斤合十六两,半斤等于八两。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,重量相等。比喻彼此一样,不分上下。亦作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”、半斤对八两”。无林寒青仗着手中短剑锋利,把一个蓝衣武士手中长剑削去了一截,使两人不敢和他剑势硬接,保持个~之局。★李凉《天涯侠侣》第三十三章
日期 2025-08-30 阅 0事与愿违
事与愿违,拼音shìyúyuànwéi注音ㄕˋㄩˊㄩㄢˋㄨㄟˊ解释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出处三国魏稽康《幽愤》诗:“嗟我愤叹,曾莫能俦。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例子不料后来事与愿违,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,应酬不开!(茅盾《子夜》十六)正音“与”,不能读作“yǔ”、“y
日期 2025-08-30 阅 0妙不可言
妙不可言,发音miàobùkěyán释义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、语言表达。出处晋·郭璞《江赋》:“经纪天地,错综人术,妙不可尽之于言,事不可穷之于笔。”示例公子侧会其意,一吸而尽,觉甘香快嗓,妙不可言。(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九回)近义词妙趣横生反义词兴味索然..
日期 2025-08-30 阅 1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
苏轼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,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,苦雨终风②也解晴。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澄清。空余鲁叟乘桴③意,粗识轩辕奏乐声。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 注:①此诗为哲宗病死、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。②苦雨终风:下个不停的雨,吹个不停的
日期 2025-08-30 阅 0右溪记原文及翻译
元结《右溪记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,《右溪记》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一篇散文。道州城西百余步,有小溪,南流数十步,合营溪。水抵两岸,悉皆怪石,攲嵌盘屈,不可名状。清流触石,洄悬激注。佳木异竹,垂阴相荫。此溪若在山野,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;在人间,则可为都邑之胜境,静者之林亭。而置州已来,无人赏爱;徘徊
日期 2025-08-30 阅 0八面莹澈
八面莹澈,八面莹澈bāmiànyíngchè近义词:八面圆通反义词: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为人很精明解释:比喻精明练达,洞察一切。出处: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尹文端公》:“年三十馀即任封疆,遇事镜烛犀刻,八面莹澈。”例子:谒后语:谜语:成语故事:
日期 2025-08-30 阅 0象齿焚身
象齿焚身,发音xiàngchǐfénshēn释义焚身:丧生。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。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。出处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象有齿以焚其身,贿也。”示例正是:山木自寇,象齿焚身。恫哉李督!死不分明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二一回)..
日期 2025-08-30 阅 1二三君子
二三君子,发音èrsānjūnzǐ释义犹二三子。出处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主晋祀者,非君而谁,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。”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,遣近臣奉指衔命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,冀得废遗。”示例六十老翁无所取,二三君子不
日期 2025-08-30 阅 1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
唇亡齿寒,唇亡齿寒chúnwángchǐhán近义词:唇齿相依、息息相关反义词:隔岸观火、素昧平生用法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国家、人际之间的关系解释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
日期 2025-08-30 阅 0吾有待而然者耶?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?
罔两问景,罔两①问景曰:(曩子行,今子止;曩子坐,今子起;何其无特操与?)景曰:(吾有待②而然者邪!吾所待,又有待而然者邪?吾待蛇蚹③蜩翼④邪!恶识所以然?恶识所以不然?)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【注释】①罔两:影外之微阴,即影子的影子。②蛇蚹(fu)
日期 2025-08-30 阅 0鹬蚌相争怎么读
鹬蚌相争,拼音yùbàngxiāngzhēng注音ㄩˋㄅㄤˋㄒ一ㄤㄓㄥ解释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出处清湘灵子《轩亭冤哭墓》:“波翻血海全球悯,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?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。”例子肃清日寇吾侪事,鹬蚌相争笑列侯。朱德《和董必
日期 2025-08-30 阅 0防微杜渐的意思
防微杜渐,拼音fángwēidùjiàn注音ㄈㄤˊㄨㄟㄉㄨˋㄐ一ㄢˋ解释防:提防;防止;微:微小;指事物的苗头;杜:杜绝;堵塞;渐:事物的起始、发展。在错误、坏事、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;不使其发展。出处南朝宋范晔《后汉书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
日期 2025-08-30 阅 1焕然一新
huànrányīxīn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。改变旧面貌,出现崭新的气象。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》其有晋宋名迹,焕然如新,已历数百年,纸素彩色未甚败。”依中国法度,造作旗帜大纛,~。★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一回
日期 2025-08-30 阅 0